第3章
- 景和見棠
- 4338字
- 2025-07-25 16:29:04
皇帝急迫地,想要把將軍府抓進手中,好像似乎這樣,就抓住那些邊關戰士的信任。
太子殿下是跟著下聘禮的隊伍來的。
領頭的官員是禮部的李侍郎,清點著這份浩蕩的皇家聘禮。
將軍府外圍了一圈圈看熱鬧的人,低低私語著:「這雲家姑娘不是向來與崔姑娘交好嗎?怎麼崔姑娘剛剛離開,雲姑娘就轉身嫁給了太子殿下。」
一牆之隔,我立於牆下,一點點握緊了拳。
和太子對視上的那一眼,他輕輕向我頷首,眼中夾帶著不易察的掙扎。
「殿下。」我回禮,也隻在這一剎,我將一封書信悄悄地塞進了他的懷中,「關於婚事,殿下不必思慮過多。」
天家給的聘禮豐厚到超出我的想象,李侍郎將清點冊小心呈給我時,臉上堆滿了笑意:「雲姑娘,下官在此提前恭賀您了。」
Advertisement
我輕輕點頭,轉頭望向了太子的身影,低頭沉默不語。
崔景和啊崔景和,你真是給我安排了一門好親事。
15
婚期定在了臘月初八。
婚禮前夜,阿娘叫我去了祠堂。
冬日的祠堂本就帶著陣陣寒意,推門的那一剎,隻見阿娘跪坐在祠牌前,紅燭將她孤寂的身影映在牆上。
我上前輕行一禮,然後跪坐在阿娘身邊。
她回頭望向我,欲言又止,良久,她開口道:「阿棠,是我對不起你。」
我不知她為何會突然說這樣的話,如同我不知她何能忍心將我丟下十多年不管不顧。
或許隻是冬日肅S,阿娘的情緒敏感了些罷。
我不知該如何作答,隻低頭不說話。
她伸手似乎想摸摸我,卻又停在了半空中。
我嘆了口氣,亦伸出手握住了她,輕輕道:「阿娘,你無須對我感到愧疚,這些年,我得雪娘教導庇護,已經安然長大。」
我已安然長大,從她離開的那一年,到如今,已十五年。
其實我曾經是恨她的,我恨她為何要離開留下我,十餘年來不管不顧。
我亦恨她回來後,卻埋怨我的性子與她一點不像。
克制又冷漠。
可在雪娘握緊我的手的時候,我就不恨了,人啊還是不能太貪心。
她不知道,那日哥哥哭鬧著去找阿娘,我安慰哥哥別哭所以帶他去湖邊看小魚,才失足落入水中。
阿娘活在自責與誤會中,可自我想起一切事情後這些年,我何嘗不是日日難熬與愧疚。
也都不重要了,我依舊記得那年除夕,我們哭鬧著找阿娘。
隻是日後年年除夕,我隻找我自己。
16
一場倉促的婚禮,在禮部的安排下倒也井井有條。
人人都說快樂盡在洞房花燭夜、金榜題名時。
大乾的女子無緣金榜題名,卻唯獨將一生追求於擇良人。
我曾亦是期望「要嫁與這天下最優秀的男子」。
遇見崔景和後,她說:「阿棠,你要活成你自己。」
可是崔景和啊,你也沒成功。
大婚那夜,我和太子殿下相對而坐,喝著酒下了一整夜的棋。
太子說:「景和離開的時候,遣散了家僕,問了太後安,更囑託我要好好照顧你。」
言談間,他的話中夾雜了苦澀,「她為所有人安排好了退路,卻唯獨沒有問過我。」
我陷入長久的沉默。
我給太子倒了一杯酒,亦給自己倒了酒。
我舉起酒杯,說:「所以殿下,大乾需要一位良將,亦需要一位明智的君主。」
這是我說過最大膽的一句話。
太子齊珩,性子清冷,做事果斷卻懷仁心,學業精湛,六藝俱佳。
隻是聖上荒淫無度,心性多疑,自八年前太子母妃蕭皇貴妃去世,太子在東宮的處境愈發艱難起來。
他神情一滯,沉沉地嘆了口氣,問我:「雲姑娘,多久啟程?」
啟程赴漠北。
早在那日信中,我便同太子寫道:「大乾需要一位良將,而我是目前最好的人選。」
雖困於上京後院,卻飽讀兵書。
自去年一封封戰事急書傳入上京,阿爹阿娘時常徹夜長談時,我便意識到了不對勁。
我在阿爹的書房外聽到了他們的談話,他們決定私赴邊關,率兵守城。
饒是我那聰明清醒的阿爹,竟然也做出如此荒唐的決定。
豢養私兵,是誅九族的重罪。
或許雪娘早已知曉,便急急地為我尋一門親,一門能夠護住我的親事。
看吧阿娘,在這天下百姓間,你又舍棄了我一次。
所以我必須同太子成婚,同太子聯手,在皇家名號的庇護下,來掩蓋這一樁荒唐的事情。
我是太子妃,皇帝不必擔心我反;我亦是將軍女,我有這個能力。
我不能讓雲氏百年忠骨,背上謀逆的罪名。
太子拍拍我的肩:「雲姑娘,你的這身本事,這些年藏得可真深。」
我笑了笑道:「太子殿下,您不也是嗎?」
17
從阿爹手裡接過私印的那日,我看見阿爹阿娘臉上寫滿的不可思議與重重擔心,他們深深嘆了口氣,卻又什麼都沒說。
我突然有些感謝雪娘,她教我的這一身的本事,讓我終於在阿爹阿娘前,揚眉吐氣了一回,也亦成了我救回崔景和最後的賭注。
臨走時,我回頭望向阿娘,我說:「阿娘,不要再把自己困在過去了。」
我成為大乾新的女將。
人人稱贊太子妃雲見棠同她的阿娘一樣,英姿颯爽。
我循著崔景和離開的路,見到了鐵騎踏破中原的殘影。
這是我十六年來,走過最遠的路。
百姓生活水深火熱,而當我置身於他們間時,卻感受到了曾經不曾體會到的蒼涼與無助。
剛成為大軍的將領時,手下的好多人都不服,他們說一介女流,何德何能當得起這將領之位。宋江任率領的這些年裡,將那些值得重用的人一個一個都換成了他的心腹,同他們效忠的帝王一般,荒淫無度,日日飲酒作樂。
蠻夷大軍攻陷關內十三州用了整整兩年,可對於大乾這樣一直殘喘的軍隊,又該用多少年去收復故土呢?
臨走時,阿爹將他最得力的侍衛送予了我,他說程較年紀很小時就曾跟著他徵戰四方,見得多會得多,對我總能有幫助的。
就這樣,我帶著我唯一的助手,頂著太子妃、將軍府嫡女的名號,也硬生生地在軍中S出了一條活路。
軍中的生活不好過,饒是曾經也習過武的我,一身本事在這裡似乎也有些不夠看。
於是每天清晨,便總會有兩個身影在訓練——是程較帶著我,一點點學習。
偶爾性子上了,我便想偷會兒懶,但是程較說,這是活下去的根本,容不得將軍馬虎。
所以我不敢停下來,我怕再晚一步,都再見不到崔景和。
被叫將軍,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。
程較這個人,也同他的名字一般,愛較勁兒。
初始時,軍裡那些人總是看不上我,卻又礙於我的身份,不敢同我動真格,隻是在背後說點小話。
原來在上京的時候,我還不知道原來男人也可以這般小氣。
起初他們這樣,我還會覺得生氣,每每這個時候,程較就總會私下裡去找他們比劃比劃,然後大勝歸來讓我別氣了。
後來,一場場戰事大捷,他們或許對我有些刮目相看了。
偶爾還能聽到他們說:「這雲將軍上了場,就跟不要命一樣。」
受傷,當然受傷,戰場上受傷是常事。
以前在上京細皮嫩肉受不得一點痛,一天一天摔下來,倒也不怕了。
一天一天,我來漠北,已經整整兩年。
18
與蠻夷那樣相近,想要打聽崔景和的消息卻並不容易。
我派了人深入蠻夷,每過兩個月才能知道她的一言片語。
我聽說崔景和嫁給了蠻夷的大皇子,所幸大皇子是個正常人,常年忙於權力紛爭,景和的日子不算難過。
我聽說蠻夷部落女子的比試上,崔景和贏了所有人。
我還聽說崔景和結識了新的朋友,偶爾來往,日子不錯。
可我捏緊了手中的另一封信,信上記錄著她截然不同的生活。
大皇子陷入蠻夷部落權力紛爭,手握兵權卻又忌憚大乾,他軟禁了崔景和,要將她當作這場戰爭中唯一的人質。
大皇子性子易怒,情緒不佳時,時常對崔景和發泄怒氣,卻忌憚她和親公主的身份不敢動手。
大皇子娶了很多妻妾,在後院,時常鬧得崔景和生活不寧。
我冷笑著嘆了口氣,崔景和啊崔景和,都什麼時候了,你卻依舊害怕我擔心。
後來每次轉身燒掉這些信的時候,我都想要快一點,再強一點,或許就能快點帶崔景和回家。
程較也知道了,每每我收到陌生的來信的時候,總會情緒不佳便去找他打架,而他也總會提著酒,在帳外等著我。
我正軍紀,肅軍風,我要讓他們好好成長,成長為原來那般地驍勇,甚至更猛。
大乾的大軍,一步一步,逼近蠻夷邊境,也漸漸收復故土。
上京也有來信。
是阿爹阿娘寄來的信,關心戰事時局,提點意見,也關心關心我身體是否一切還好。
我沒有回過信,我知道程較都會告訴他們。
很久很久,我在漠北待了快四年了,我終於收到了來自朝中的消息:聖上病重,太子奉命監國,全權處理所有政事。
收到這條消息的時候,我們即將迎來與蠻夷的最後一戰,生S決絕之戰。
我有些如釋重負地笑了,因為一同送來的,還有太子的親筆信。
信中寫道:一切妥當,隻待將軍歸來。
19
大乾的軍隊勢如破竹,一步步推近戰線,直至蠻夷邊城。
這場戰事,程較帶著大軍攻陷了城東門,蠻夷的守將抽調了大部分的兵力去抵御那裡的大軍。
我騎著馬,隻帶著一列騎兵,立於這座城城門前,在幾年前,這裡名為海安郡。
而我心心念念的崔景和,與我僅僅隻有一城之隔。
這場生S決絕之戰,或許即將以我們的勝利結束。
除了,大皇子綁著崔景和出現在城牆上。
那天風特別大,卷起黃沙迷住了我的眼,我突然很想哭。
崔景和依舊和我記憶裡一樣美麗,除了一身疲憊與憔悴。
她站在城牆上,遙遙地向我揮手,我聽見她說:「阿棠,切莫管我,收復海安郡,帶我的家人回家!」
我冷冷看著大皇子歇斯底裡的樣子,或許失掉這一城,他在蠻夷部落關於王位的爭奪就止於這一步,程較的信號彈在海安郡的那一邊奏響,我輕輕道:「大皇子,這場戰事已成定局,但我們還有得談。」
我挑挑眉,對他說道:「不過,我想,大乾大將軍的命,或許對你而言,有點用處。」
放過崔景和,我拿我的命換她。
這是我給他的賭注。
「她是和親的公主,你要是S了她,兩國注定不會太平,而我會帶著大乾的軍隊,踏破你的族民。」
他動搖了。
崔景和的身子一怔, 然後開始拼命地掙扎,隔了好遠我都聽著她哭著說:「不要。」
怎麼能不要呢, 我答應了太子殿下要帶你回去的,我答應了你要帶你回家的。
我撤掉了身後的所有人, 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,「你身邊有足夠多的箭, 你把崔景和放下城樓, 我的人在下面等她, 我拿我的命,換她。」
箭矢在空中呼嘯而來的時候, 我的每一個感覺都被清晰地放大了。
在這裡待了五年,我從未真切地像今天一般釋然。
我從馬上摔下來的那一刻,我聽見崔景和哭著飛奔向我。
「阿棠!」崔景和崩潰地抱住我, 我也用力緊緊抱住她。
「景和啊, 你不要難過。偷偷告訴你, 其實我在三個月前就已經身中劇毒, 大夫說活不過兩個月, 我卻硬撐著說, 要再見你一面。今日一看,也不虧, 一命換一命,這下, 你可以永遠記住我了。」我拉著崔景和的手, 有些難過。
其實我設想了好多和她一同回到上京, 去過逍遙自在的生活。
可是我努力了好久,也隻能走到這裡了。
不過崔景和,我答應你的做到了,我說過, 會帶你回家。
我突然也很想程較,你說我們明明可以早點認識的,是不是會有更多的快樂。
如果他知道我離開後,會不會難過。
但是我不能想那麼多了,一陣風來,要帶我離開。
20
大戰告捷後,太子追封我為驍勇大將軍。
不足一年, 聖上駕崩,太子即位。
新帝聰慧仁慈,卻頗具才幹, 大乾在他的治理下, 百姓生活日益好了起來。
程較接替了我的職位, 留在了漠北,他在我的墓前說著要把自己的一生也奉獻給那片土地。
崔景和沒有再同太子成婚, 她說她這一生向往自由,自然要去雲遊天下。
後來的後來, 我也不知道怎麼樣了, 或許他們過得都很幸福, 或許他們都還記得我。
我坐在孟婆前面,輕描淡寫講述完這段故事。
她嘆了口氣,然後遞給了我孟婆湯, 她問我還有遺憾嗎?
我想了想,搖搖頭。
「那許個願吧,下輩子投胎成為怎樣的人?」
我笑了笑說:「要做最自由的人。」
(全文完)
-
字號
-
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