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- 折歌向晚
- 3827字
- 2025-07-09 15:26:14
我聽見兄長的聲音從殿內傳出:「臣願領兵出徵。」
皇帝最終沒拗過各位大臣,主張戰的還是多數。在大臣們的堅持下,皇帝還是同意戰了。
鮮豔的旌旗在蒼穹下迎風飄揚,明亮的鎧甲閃爍著奪目的光澤,參差的刀劍直插天空,泛著冷冽的寒光。
阿兄輕拂過我的臉頰,笑著與我說:「阿藜不要擔心,明天春暖花開之際阿兄就回來了。這麼多年沒見過爹娘了,這次是比你早見到爹娘了,你可別嫉妒我。」
說著他看了一眼整頓好的軍隊,喊道:「出徵!」
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由近及遠,踏得大地都在輕輕地顫抖。我看著阿兄越來越渺小的背影,心中湧起難以壓制的酸澀。
11.
光陰荏苒,春去冬來。我開始頻繁收到阿兄爹爹娘親的信件,像是為了回復我的擔心,朝廷也接連收到了收復失地的消息。
Advertisement
心中的擔心讓我夜不能寐,隻能去寺廟祈福,又半夜爬起練劍。
新年伊始,收復失地將蠻夷人趕出邊境的消息就傳入了京城。皇帝大喜,特許我父母回京受賞。
我帶著周時禹輾轉於各個首飾店,挑了一件又一件衣服也不知道見面那天該穿什麼,不知不覺間我竟有些近鄉情怯。
直到周時禹說我穿什麼父母都會喜歡的,我才放棄挑選,拿了一件最合心意的衣服。
我站在城門口從天擦亮等到太陽西沉才看到了軍隊的身影。我幻想著爹爹鬢邊長出白發的模樣,幻想著娘親將我擁入懷裡的溫暖。春去秋又來,這些簡簡單單的幻想我已經等了七年了。
可是我沒有等來父母的身影,我等來了他們的棺椁。
紙錢灑落一地,紛紛飛飛的落在我的手裡。父親身邊的副將輕輕拍過我的肩:「小姐,節哀。」
一同來的還有阿兄失蹤,大宛卷土重來的消息。
12.
邊境離京城一千二百公裡,緊趕慢趕也要十天左右。
不知道跑S了多少馬,也不知道路上更換了多少批人員,爹娘S後的第四天棺椁便送入了京城。
為了確保棺椁裡的是爹娘,朝上的大臣吵了一日又一日,最終還是決定開棺驗屍。
四天的屍體已經開始腐爛了,哪怕天寒地凍也難以掩蓋散發出的屍臭。許多現場人員都以帕掩鼻,更有些直接跑出去嘔了出來。
本來這件事不該我來的,可是沒人扭得過我。確認身份這件事還是落在了我的身上。
爹爹果然如我幻想的那樣,鬢邊長出了白發。
我拿出帕子擦拭起他們臉上的汙漬。
我扯出一抹微笑,有液體流入我的嘴角嘗出一絲鹹意。
「爹爹,娘親,好久不見。」
霎時間,紛亂的記憶如潮水般湧入腦海。
爹爹總是在闲暇時帶我騎馬射箭,我拿不動沉重的弓,便為我親手做個輕巧便捷的。我騎不慣高頭大馬也有專門適合我的小馬駒。
從我蹣跚學步起,日常活動就是觀看士兵訓練。五歲時已經能勉強用劍使寫花架子了。娘親總說我的性子跳脫,將我拘在家中,給我念我聽不懂的之乎者也,看不明白的兵書。
念的我昏昏欲睡。後來娘也索性隨我了。帶我見過綠洲荒漠,見過黃河落日。
娘摸著我的頭,笑著說:「隻要歲歲平安便好。」
13.
爹娘下葬那天正值大雪,朝廷傳出謝江知要出徵的消息。
我來不及悲傷,找到謝江知,告訴他我要上戰場。
其實我有很久沒見過謝江知了,自從爹娘屍體送回京城那日,我就開始閉門不出,非必要不見任何人。
隻是日復一日的將自己關在院子裡,練劍練箭,學那些不感興趣的兵書,看那些曾經看不到的民生。
雖然我早些年不學無術,卻還是慶幸那些我該學的還是學的,我還有機會替父母守護的江山一戰。
謝江知有些憔悴了,他總是打扮的清爽幹淨像個小姑娘。這次見他胡子已經爬滿了半張臉,身上的衣服帶有泥汙,臉部黝黑。
悲傷太刻骨銘心了,以至於我都忘了,這場戰爭失去的不僅是我的父母,謝江知也沒有家了。
他見到我先是一愣,然後將我擁入懷裡,深的像是想把我嵌入骨血。
他說,阿藜不要擔心。
他說,阿藜我一定會打敗蠻人,帶著你阿兄活著回來。
他說,阿藜你要留在京城,京城已經沒有能率領軍隊的武將了,你要守在這,守住這最後一道防線。
十四歲那年,我曾在比武中贏得第三,在軍事考試中贏得前十。我以為這點小成就沒人記得的,可是謝江知記得。
呼嘯的北風吹亂我的頭發,我站在城樓上,看謝江知的身影越來越遠。
黑雲壓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鱗開。
他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我。他說,就算我沒有他也要幸福。
這次皇帝還是不同意戰。周時禹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了。她將皇帝軟禁在寢宮,她來處理朝政。剛開始那些迂腐的大臣還嚷嚷著女子怎可稱帝,周時禹以雷霆手段鎮壓,在國家存亡之際,他們也不得不松口同意。
我聽到了周時禹的堅持。欲成大事者,至親亦可S。
14.
謝江知與大宛開戰的第二個月,皇帝逃了。
他趁著夜黑風高,帶著皇後公主和為數不多的心腹金銀珠寶南逃了。
他說:「大宛攻打入京城是遲早的事,朕不能陪著這飄零的國家一起亡。」
氣的周時禹摔碎了茶盞,對著看守皇帝的侍衛破口大罵,又迅速調整好情緒,召見大臣商量對策。
可惜紙包不住火。沒過十二個時辰,皇帝南逃,大梁將亡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。
大量流民闖入了京城避難,就使原本堪憂的安保情況不太樂觀,這下京城徹底亂了。
燒S搶掠無時無刻不在上演,一時之間沒有蠻人之地更像戰場。
周時禹站在城樓上,看樓下滿目瘡痍。我站在她身側,一箭射穿揮起刀柄的男人。就這樣我射S了近十個人,樓下終於暫時安靜了下來。
所有人的目光聚在城樓上,周時禹向前走了一步開口說道:「皇兄隱秘南下隻為振興士氣,莫信坊間流言蜚語。皇帝特留我暫理朝政,爾等之錯可暫時不論,若再犯S無赦。」
樓下百姓安靜一瞬,又亂了起來,一個男人大喊道:「你們聽她瞎說!一個娘們守什麼朝政,等她也跑了,咱們就等S吧!」
我再次拉弓射箭。男人瞪大雙眼,痛苦倒地,被擋住的外邦衣飾暴露了出來。
「我與臣民共進退!京城破我以S謝罪!」
京城留守軍隊一半出沒,在周時禹的配合下,終於強行壓下這場暴亂。我也接下任務,南下追捕皇帝。
15.
沒走多遠,我就追上了皇帝的車隊。
常理來說他們日夜兼程又比我早出發兩天,不該這麼快被我追上才對,順利的讓人不得不懷疑。
我安排好大部隊,帶著一小隊軍隊悄悄潛入客棧。剛推開房門決定大戰一場,就看到躺在床上的皇帝和守在一旁的曲雲和,看起來沒有絲毫威脅。
我急忙命令身後軍隊守在門外,獨身一人走了進去。
曲雲和看起來有些虛弱,但是還是向我笑著說:「你來啦?」
我點點頭,靠近她:「公主讓我抓皇帝回宮,你們收拾收拾和我走吧。」
曲雲和搖了搖頭道:「走不了啦,阿初S了。」
誰是阿初?我疑惑的看過去,反應了許久才意識到他說的是躺在床榻上的皇帝。
我一瞬間有些慌亂,脫口而出:「怎麼S的?你們路上遇到埋伏了嗎?」
曲雲和看上去有些悲傷,眼睛通紅,眼底蓄滿淚水:「不是的阿藜,哪有人那麼快就能埋伏到我們的呢?是我S的,我S了阿初。」
她伸手撫摸上皇帝的臉,充滿無限眷戀愛意:「我的夫君是君王,君王S社稷,他怎可棄江山。不應該有再多的人為我們而S了,他既然做不到那就由我來吧。他S之前還很開心的與我暢享未來,他說一定保護好我和我們的女兒,他說他終於可以卸下擔子不再做這個國家的傀儡。然後他喝下了我親手遞給他的毒酒。」
「最後他說他不怪我。」
「也許我那天就不該出去玩,不出去玩就不會打碎燈盞也不會遇見阿初。會不會我的人生就不一樣。」
她吐出一口鮮血,癱倒在地,呼吸逐漸急促。我急忙跑過去將她扶起,無措的擦拭她嘴邊流出的血液。
曲雲和抬起手握住了我的:「不要擔心阿藜,我隻是要S了。以後替我照顧好女兒好嗎?」
說著她笑起來,恍惚間我好像回到了第一次遇見她的時候。可是她現在瘦的已經隻剩一身骨頭了,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胖胖的女孩了。
我聽見她最後聲嘶力竭的喊出皇帝的名字。我小心的為她擦幹唇邊血跡,輕輕放在皇帝身側。
太子,皇帝都是他一生以來的身份,至高無上不容置疑。卻沒人知道他隻想做一個普通人,隻想做那個沒人想得起的名字,他隻想做周煜初。
我突然想起周時禹的話,她說:「合適的位置就該合適的人去坐。」
也許一開始就是周時禹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了,隻能男人繼承皇位的思想到底毀了多少人?
史書記載,啟正三年,帝南巡遇刺,帝後崩。將士怒,血流千裡,收復山河。
朝堂因為皇帝的離世還是亂了一些時間,一些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親王也打著女子不可幹政的旗子反了,裡憂外患。
我也好累,我不清楚我S了多少人,手裡沾了多少鮮血,打了多少次仗,才終於山河安定。
16.
大宛士氣錢財大損,百姓傷亡慘重,民不聊生,被鎮壓在邊境五百公裡外,
春天來臨之際,阿兄回來了。也是幸運,他跌落山崖後被路過的農家救了。他如小時候一般用沾滿泥土的手在我臉上一道道泥痕:「阿藜,我回來了。」
阿兄回來那日帶回來了許多東西,大多數都是將士的遺物。那天路上不僅有迎接軍隊的歡呼聲,還有掩蓋不住的抽泣聲。有些還不經事的稚童撲倒木盒,喊著還他爹爹。
阿兄回來了但謝江知沒有。他和我的父母一樣,將生命留在了邊疆。
我知道戰爭總是要S人的,就連我身上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刀疤,幾次九S一生。但是我還是做不好與身邊人離別。
謝江知下葬那日,來了很多人。他們送花送菜送雞蛋,他們痛苦感謝又懷念,我連著幾天不出門雕好了一百個玉連環與謝江知合葬。執著的在想,這是我答應過他的,一定要實現。
收集玉的時候我無意間在阿兄的抽屜裡翻出了玉扳指,裡面還刻著一個謝字,我問阿兄那是什麼,他說:「這是謝家送給未來謝家女主人的扳指,謝江知上戰場前說如果他活著就讓我把這個交給你,如果他S了就把玉摔了吧,可是我沒舍得。」
我控制不住的顫抖起來,緊緊的握著扳指,手心逐漸湿潤,又顫巍巍的將扳指套在了手上。
17.
長公主登基那天,她身著華服,萬裡無雲。
她與我說:「我會讓百姓不再流離失所,民間不再有典妻當女之事,所有人都平等的擁有權利,阿藜你可信我?」
我說:「我信。」
我與無數臣子一起跪伏在地,高喊道: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」
至此,大梁進入鼎盛時期。
完
-
字號
-
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