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- 滅嫡
- 3868字
- 2025-05-15 14:58:41
父王活著的時候,皇帝的身份才能口碑就處處不及父王,如今父王已S,成為史書工筆中最賢德最讓人遺憾的太子,他更是爭不過。
這會兒哪怕氣得吐血,也不能拒絕我。
須臾,皇帝已是恢復了正常神色,眸中笑意不達眼底:「你這孩子有孝心自然是好,明日朕會派人送你去皇陵。」
我喜不自勝,重重跪地謝恩:「多謝皇叔父!」
有了這番風波,原本熱熱鬧鬧的接風宴以蕭晉言這個主角挨了板子草草結束,我跟蕭晉言的婚事自然也徹底告吹。
回去的路上,我長長呼出一口濁氣。
8
這龍潭虎穴般的第一道坎兒,我算是有驚無險地闖過去了。
Advertisement
接下來便是要韜光養晦,暗中查找出當年那場害S我全家和無數京城百姓的瘟疫是如何爆發出來的,之後再好好調查皇祖父的S因。
我要一點一點撕開這位皇帝的偽善面目,讓所有人都看到他是多麼的骯髒不堪!
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,萬萬不可輕舉妄動,在這之前我必須偽裝好,不能露出任何蛛絲馬跡。
第二天一大早,皇帝特意派了一隊羽林軍護送我去皇陵。
皇陵清靜,我給父王母妃和哥哥們上香後,決定留在這裡住幾天。
父王做了那麼多年太子,朝中勢力盤根錯節,哪怕他不在了,必定也會留下些勢力。
之前我一直被拘在皇宮裡,他們未必瞧得起我做什麼,如今來到皇陵,便有機會能跟這些人取得聯系。
腦海中接連蹦出幾個名字,可是先聯系誰呢?
沒承想不等我聯系,薛景昱卻主動找了過來。
想來是為了避開京中的耳目,他半夜三更才到,身上穿著夜行衣。
見我桌上放了兩杯茶,他微微挑眉:「公主猜到臣會來?」
「薛大人若不來,豈非辜負了本宮特意在皇陵住下?」
有了前世種種加持,我對薛景昱有十足的信任,隻把懷疑當年瘟疫及皇祖父去世之事說了出來,一字一頓道:「此事兇險,稍有不慎更是抄家滅族之禍,薛公子可願助本宮查明當年真相?」
薛景昱並沒有立刻回答我的話,隻反問道:「公主想清楚了?」
「是。」
我用絲帕輕輕擦拭著父兄的牌位,語氣凝重:「那日殿上賜婚,皇上執意要把我推進蕭家那龍潭虎穴,你就該明白他早就存了弄S本宮的心思,隻不過需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。」
「這事朝中上下有許多人懷疑,這些年也搜羅到不少證據,確是當今皇上所為。」
薛景昱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冊子放到我面前:「隻是江山易主多年,不敢貿然輕舉妄動,如今公主有匡扶天下之意,自是再好不過。」
當今皇帝子嗣不豐,僅有的兩個兒子皆是庸才,這些年為儲位之爭鬥得你S我活,儼然是不中用的。
偌大一個國家看似還算安穩,實則岌岌可危。
我翻看著薛景昱遞過來的冊子,每多看一眼心裡就多篤定一分。
是時候撥亂反正了。
我在皇陵守了一個月,每日借著上香祈福為由在殿中整合消息,往京城中安插人手,忙得不亦樂乎。
這期間,京城裡發生了一件讓我始料未及的事。
蕭晉言和皇帝唯一的親生女兒永清公主,在長公主的賞花宴上不知怎的湊到了一起,待被發現時,已經有了夫妻之實。
我震驚之餘,又覺得意料之中。
永清公主囂張跋扈,前世就一眼相中了蕭晉言,在皇帝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把我賜婚給蕭晉言後,還大鬧了一通,甚至指著我的鼻子罵。
這一世,大概永清公主的眼光依舊不好吧!
至於蕭晉言,他絕不希望娶永清公主。
不為別的,永清公主就是個加強版林翹翹,有她在,林翹翹必定生不如S。
誰都知道這不是樁好姻緣,皇帝更是震怒。
但永清公主跟蕭晉言有了關系是不爭的事實,她又執意要嫁,皇帝也沒有辦法,隻能下旨讓她出嫁。
在她出嫁前,我終於處理好所有事宜,從皇陵回京。
9
永清公主最是個趾高氣揚的,見了我不屑輕嗤。
「一個卑賤的妾室而已,本公主有一百種法子弄S她,偏你這般沒用隻知道退縮,以後嫁去哪裡也沒有好果子吃!」
我沉默片刻,終究還是沒忍住提點了她一句:「那侍妾跟蕭老夫人長得相像,感情也極好,你還是提防著些,別讓他們暗中下了什麼藥才好。」
「本公主倒要看看誰敢!」
永清公主到底還是風風光光嫁進了蕭家。
誠如她所言,她不是我這般隻有個名頭的公主,就算皇帝嫌她辦事不力有些著惱,也不會如待我那般對她坐視不理。
自然,她也不是我那般好欺負的,進門第二天就以林翹翹端的茶水太燙不敬主母為由,賞了她一頓板子。
那日從宮裡回去林翹翹就落了胎,不知是意外還是蕭晉言想挽回些聲譽故意為之。
她小產後身子還未養好,如何受得住板子,一番折騰下來整個人都奄奄一息。
蕭老夫人見自己親生女兒這般受辱,恨不得把永清公主生吞活剝了。
她如前世待我那般給永清公主下絕子藥,永清公主還不算太蠢,之前得了我的提點早有防範,順藤摸瓜揪出下藥之人,最終證據直指老夫人。
永清公主怎麼也沒想到蕭老夫人會為了給一個卑賤的妾室報仇,铤而走險毒害她這個公主,頓時怒不可遏,當即要誅S了蕭老夫人。
她身邊的嬤嬤那日夜聽到了我的話,便在關鍵時刻提點了一句:「公主,之前皇上給蕭將軍和永寧公主賜婚時,公主曾無意中提及這賤妾長得跟蕭老夫人十分相似,莫不是……」
後面的話她沒有說完,可還有什麼不明白的?
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
永清公主以雷霆手段清理將軍府,將軍府裡有不少老人,哪怕當年的秘密再瞞得一絲不漏,也終究在蕭老夫人十幾年來對林翹翹的偏愛中多了幾分揣測。
很快就有一個瞎了一隻眼的婆子出來指證,說自己的妹妹當年無意中聽到了林翹翹身份的真相,被蕭老夫人亂棍打S。
她苟活這麼多年,為的就是有朝一日給慘S的妹妹報仇。
被蕭老夫人滅口的又何止這一人?
一時之間拔出蘿卜帶出泥,林翹翹是蕭老夫人親生女兒的事板上釘釘。
永清公主怎麼也沒想到屢立戰功頗有老王爺之姿的蕭晉言,竟會是奶娘的兒子,深以其身份微賤為恥。
永清公主把事鬧到皇帝面前,求皇帝嚴懲將軍府眾人。
蕭晉言自知大勢已去,跪求皇帝饒恕蕭老夫人和林翹翹的性命,他願意交出所有兵權解甲歸田。
皇帝原本就忌憚蕭晉言手裡的兵權,便也趁勢收回兵符,削了將軍府的爵位,一應人等貶為庶民。
蕭老夫人魚目混珠混淆蕭氏血脈,乃十惡不赦的大罪,便是皇帝能放過他,蕭氏一族的族老也不會饒過她。
蕭氏才出皇宮就得了一紙休書。
蕭老夫人的娘家人生怕這個棄婦影響到家族名聲,一根白綾了結了她。
至於囂張跋扈的林翹翹,則被永清公主亂棍打S。
在這之後,永清公主亦正式跟蕭晉言和離,但她終究還是喜歡蕭晉言那張臉,並未把人放走,而是扣在身邊做了面首。
由高高在上的將軍府嫡子,變成了卑賤奶娘的兒子,蕭晉言如何受得了這巨大的心理落差,日日借酒澆愁。
10
至於皇帝,他本就因為犯了大逆不道的弑君弑父之罪日夜不安,不知何時竟多了個夢魘的毛病。
每每睡到深夜,都會驟然從睡夢中驚醒,睜眼到天明。
接連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,皇帝的性子變得越發暴躁不安,處事風格也越發狠戾。
而朝堂內外傳他弑父弑兄殘害百姓的流言甚囂塵上。
皇帝大怒下令徹查,卻無濟於事。
更不好的消息接踵而來,皇帝的兩位皇子再沒了爭儲的耐心,決意謀反。
叛軍暢通無阻地衝入大殿,雖然皇帝早有準備,卻多少有點低估了兩個兒子謀逆的決心,三撥人馬打得難舍難分。
關鍵時候,我利落地拉弓上弦,將兩個謀逆的皇子逐一射S。
父王開明,小時候便允許我跟哥哥們一起學習騎射,我的箭術是最好的,哪怕這些年被困在宮裡生疏了,準頭依舊不減當年。
還有最後一支箭,是留給皇帝的。
見我利落地搭弓上弦,皇帝眸中閃過駭人的目光:「你……你想弑君?」
「弑君的人是皇叔父你。」
我面無表情地跟皇帝對視,聲聲控訴:「你為了搶奪皇位害S我們一家,不惜制造瘟疫,讓京城數千百姓殒命,如此草菅人命,你也配做這天下之主!」
「父皇眼裡隻有太子, 根本看不到我的優秀,都是父皇的兒子憑什麼你父親坐得太子我坐不得, 沒人給我,我就逆天改命!」
經過這些日子的折騰,皇帝的身子早已虧空得不成樣子,情緒激動處竟咳出一口血來:「朕沒錯!」
「你有沒有錯不是我說了算, 你親自到九泉之下跟皇祖父和父親說吧。」
時隔八年, 這謀逆的回旋鏢終究回到了皇帝自己身上。
等待他的,隻有S路一條。
我看著皇帝那張猙獰扭曲的臉,面色平靜地射出了手裡最後一支箭:「亂臣賊子,人人得而誅之!」
林翹翹仗著自己有孕越發柔弱不能自理,今天想吃我親手做的棗泥糕,明日想喝我親手燉的蓮藕排骨湯。
「對對」在我的授意下,薛景昱把皇帝害S先皇先太子一家的罪證公告天下, 證據確鑿有理有據連細枝末節都十分詳盡。
皇帝謀反得位不正,這皇位自然不作數,經宗室商議決定他不得葬入皇陵, 將屍骨帶回他之前的封地洛川, 以藩王的身份下葬。
他僅剩的後人亦終身圈禁在洛川藩王府,非S不得出。
到底是手足親眷, 他們並不曾犯下謀逆大錯, 我終究不忍S了他們,讓皇爺爺亡靈寒心。
永清公主也去了洛川。
她並沒有帶蕭晉言。
據說蕭晉言有一日受寒發起了高熱, 退燒後總念叨著要找我, 說他是我的夫君,他對不起我。
永清公主自然容不得他如此, 讓府裡的侍衛把他打了個半S用鐵鏈關在一處簡陋的小院裡, 整個公主府的人都能欺辱他。
蕭晉言被活活欺辱而S, S的時候嘴裡還念叨著我的名字。
我聽到這些話隻覺得晦氣,擺擺手讓人把他挫骨揚灰,當年參與謀逆的一眾亂臣賊子亦斬首的斬首,流放的流放。
如此, 朝局再次安穩下來。
在薛景昱和薛氏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下,作為先太子存活在世的唯一血脈,我力排眾議登基為帝, 讓皇爺爺的江山在我手裡回歸正統。
11
皇叔父雖然得位不正,但這些年做皇帝也算盡心盡力, 整個國家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, 我便也沒有隨意更改他之前定下的朝政規矩,一切皆如往昔。
之前數年接連徵戰, 如今局勢好不容易安穩下來, 最重要的就是休養生息,至於其他那些有利於富國強兵的政策,過兩年再慢慢推行也不遲。
登基後三月, 我跟薛景昱舉辦了盛大的婚儀。
大婚當日我定下規矩, 日後我跟薛景昱將共同上朝,共同打理國事,並稱二聖。
眾人紛紛叩首。
薛景昱握著我的手,眸中柔情似水。
「承蒙陛下賞識, 我定為大周百姓鞠躬盡瘁S而後已。」
我緊緊回握住薛景昱的手,莞爾一笑:「我亦如此。」
對江山百姓的承諾如此。
對薛景昱的愛,亦如此。
本文完
-
字號
-
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