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少年副將宋長策勾唇道:“沒有漫天黃沙,自是清爽。”

“走吧,回府沐浴更衣,然後好好的逛一逛這繁華上京。”柳襄興致盎然道。

但很快,二人就在陌生的大街上大眼瞪小眼。

宋長策看了看眼前的岔路,再看了看神情糾結的柳襄,終於後知後覺的發現了一個問題:“姑娘可知柳府該如何走?”

柳襄扯了扯唇:“你覺得呢?”

宋長策仔細觀察後,馬鞭一指:“我覺得該走這條路。”

柳襄持反對意見:“我覺得,這條路更像。”

二人對視一眼,又默默的挪開。

柳襄不到半歲離京,在邊關呆了十八年,宋長策不到一歲離京,也在邊關呆了十八年,要還能記得路,那真是神仙轉世了。

“要不,拋銅錢?”柳襄提議。

早知道偷跑時應該將柳叔也拐上。

宋長策點頭:“行。”

柳襄熟練的從懷裡掏出一枚銅錢,往上一拋,掌心一合:“正面聽我的,反面聽你的。”

宋長策繼續點頭:“成。”

柳襄打開手掌,銅錢反面朝上。

宋長策不再猶豫,韁繩一拉往柳襄指的路走去。

Advertisement

柳襄:“……欸錯了!”

宋長策回頭笑著:“沒錯。”

他家將軍在運氣這塊從來信不得,往反方向走準沒錯。

柳襄:“……”

接下來每到岔路口,柳襄宋長策便故技重施,二人靠著這枚銅錢越走越偏,越走越遠。

再一次銅錢落下,這回柳襄和宋長策默默地看了眼兩個方向。

一邊是一片廢宅,一邊是一片荒蕪,很顯然,兩條路都不是正確的選擇。

柳襄面無表情的看向宋長策。

宋長策心虛的摸了摸鼻尖:“我的運氣也不大好,要不往回走,再試試。”

柳襄懶得搭理他,翻身下馬攔住一位大嬸,客氣道:“請問嬸子,骠騎將軍府該如何走?”

大嬸茫然了一陣,搖頭:“不知呀,不過這等勳貴人家肯定不會在這條街,你們往繁華街道找找。”

柳襄道完謝後,順著大嬸指的方向而去。

這回宋長策沒再吭聲,一路上任由柳襄問路。

歷經半個時辰,總算又回到了繁華處,但仍是陌生的地界。

“姑娘這一路問的都是百姓,骠騎大將軍府空置已久,百姓怕是多半不知道,不如問問達官貴人?”宋長策提議道。

柳襄深覺有理,四下望尋。

很快她便在人群中看到了一輛非常奢華的馬車,馬車上掛著的金牌上刻著幾個字。

“明王府。”

柳襄道:“這非常算達官貴人吧。”

宋長策篤定道:“很算。”

柳襄便驅馬前往,客氣向馬夫詢問:“這位小哥,可知骠騎大將軍府如何走?”

馬車裡,侍衛聽見聲音有些耳熟,掀開車簾看了眼後,低聲道:“世子,是方才自稱雲麾將軍的姑娘,前來問去骠騎大將軍府的路。”

世子挑眉:“問路?”

倒是稀奇,第一次有人敢攔他的馬車問路。

幾息後,世子將手伸出窗外,指向某個方向。

車夫聽見了馬車裡的談話便沒有第一時間回答,而隨後餘光瞥見世子指向的方向時,神色略顯怪異。

柳襄的目光都被那隻骨骼分明手指細長的手吸引,並沒有注意到車夫的神情,直到那隻手收回去,她才挪開目光,拱手道:“多謝。”

待馬車離開,柳襄才調轉馬頭往那人指的方向而去,走出幾步就忍不住好奇道:“那是明王?”

宋長策搖頭:“不像,那手瞧著不到二十。”

柳襄喔了聲:“明王年紀很大嗎?那會不會是明王的兒子?”

“明王隻有一個獨子。”

宋長策徐徐道:“我知道的也不多,隻是有一次跟兄弟們喝酒時,聽一個從上京路過的商人說起,明王隻有一個獨子,體弱多病,嬌生慣養,豔絕玉京。”

柳襄聽著最後那句豔絕玉京,眼眸彎彎:“他真是個好人。”

宋長策:“……因為他人好看還是手好看?”

他家將軍自小就喜歡和欣賞著一切美好的事物,但凡跟好看兩字沾邊的,都能勾起將軍的興致,為此大將軍苦惱過很長一段時間,生怕一不小心將軍就被哪個好看的登徒子騙走了,好在後來發現邊關的兒郎並不在將軍所喜歡欣賞的點上,大將軍這才放心不少。

柳襄理直氣壯:“因為他給我們指路。”

宋長策癟癟嘴不跟她爭。

一刻鍾後,柳襄和宋長策看著眼前的死胡同面面相覷。

柳襄死死盯著那堵牆許久後,咬了咬後糟牙:“我收回剛才那句話。”

“這明王府世子有病吧,不說便不說,給我們指條錯路是什麼意思?”

宋長策面無表情道:“他確實有病,娘胎帶來的。”

柳襄:“……”

“或許是姑娘方才盯著他的手看的太久了?”

宋長策試圖找原因:“上京同邊關不一樣,這裡的高門大戶極其講究禮數,像姑娘這般肆無忌憚盯著人瞧,便與登徒子無異。”

柳襄皺眉:“是這樣嗎?”

但不是他先指她才看的嗎?

“嗯,這是唯一的答案。”宋長策煞有其事道:“否則他為何要為難我們,我們都未曾見過面。”

柳襄一時也找不出其他的理由:“行,我下次不盯著他看了。”

最終,在太陽落山後,柳襄才終於問到了骠騎大將軍府的路。

所幸府中有一位老管家,聽聞主家要回京,早早的就收拾好了房間,省去了不少麻煩,但經過一日的折騰,加上長途奔波,二人都沒了再出逛的興致,各自歇下。

-

次日一早,柳襄睡飽吃好,精神氣又足了。

“趁著爹爹還沒回來,我要去好好的逛一逛這上京城。”

老管家雖一直守著老宅,但對於府中唯一一位姑娘還算是了解,不過他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兒子的書信。

這些年送回來的書信中講述過不少柳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,懲惡揚善的事跡,也提過柳襄不喜詩書,獨愛刀槍,兒子每每回來探親講的也是姑娘懲治了哪個地痞,砸了哪家害人的賭坊,所以柳襄這話在他耳中就成了,她要趁著大將軍沒回來,出去除魔衛道。

可這是上京啊,不是邊關。

這是摔一跤都可能撞在達官貴人腿上的地方,萬一出門惹到什麼不該惹的人,那還得了,於是老管家顫顫巍巍跟在柳襄身側,緊張的念叨著:“姑娘,這裡不比邊關,若遇不平事,萬萬莫要多管。”

柳襄放慢腳步,不解問道:“為何呢?”

“姑娘啊,這世間不平之事何其多,管不過來的。”老管家語重心長道:“這京城的貴人一個比一個尊貴,萬一碰上硬茬姑娘怕是會吃虧吶,且大將軍離京十八年才回來,要是一回來就樹敵,對將軍府不利啊。”

最最重要的是,大將軍帶姑娘回來是要給姑娘選夫婿的,萬一鬧出什麼岔子影響了婚事,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。

柳襄還是沒太懂,她在邊關凡見不平事必是要管一管的,怎到了這玉京就管不得了?就因為身份貴重,就能欺負人?

不過,看在老管家一把白胡子了還擔驚受怕的份上,她非常乖巧的笑著應下:“好的,我聽柳爺爺的。”

老管家是府中的幾代家僕,也是看著大將軍長大的,如今已經年逾七十。

出發之前大將軍就對柳襄耳提面命,老管家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吵鬧,要她務必乖巧些,不許氣著老管家。

“我問過柳叔,說柳爺爺愛吃城南點心鋪的綠豆糕,我回來定給柳爺爺帶一盒。”

老管家頓時被哄的心花怒放,笑的胡子一顫一顫的:“姑娘費心了,多謝姑娘。”

待柳襄與宋長策離開後,老管家欣慰道:“姑娘明明很懂事呀,哪像大將軍信中說的那般調皮搗蛋啊。”

跟在他身後的孫兒攙扶著他進府,道:“爹也要回來了,孫兒去準備準備。”

“去吧,他還沒見過你的孩子呢。”

老管家揮了揮手,又似想起什麼囑咐道:“大將軍的屋子記得要每日打掃兩遍。”

他的孫兒無奈道:“爺爺這幾日都說十餘回了,爺爺放心就是,孫兒曉得的。”

老管家這才放心的離開,路過院中的桃樹時,他頓住腳步朝上看了看,而後捋著白胡子欣慰的笑著:“姑娘這般乖巧,哪能爬樹掏鳥蛋,盡會胡說。”

-

柳襄與宋長策走在繁華大街上,看什麼都新鮮。

“宋長策這裡的面具好生精致,還有狐狸呢,畫的好像啊。”柳襄拿了個面具往自己臉上試了試,宋長策熟練的掏出銅錢:“買。”

“等等!”

柳襄被另一個面具吸引:“這是什麼?”

攤主殷切的解釋道:“此乃桃花犬,時下很受貴人們喜愛。”

“桃花犬?”柳襄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種犬,興致勃勃的戴上道:“就要它了,宋長策,它好看嗎。”

宋長策看了眼被她放下的狐狸,欲言又止後,到底沒說什麼:“姑娘喜歡就好。”

要他說,姑娘戴狐狸面具怎麼也比犬好些吧。

恰在此時,有一輛馬車從他們身側經過,車簾被風掀起一角,裡頭的人隨意的往外瞥了眼,正好看見帶著桃花犬面具的柳襄,他愣了愣後,唇角輕輕勾起。

他第一次見姑娘家戴桃花犬面具的,倒是有趣。

若柳襄宋長策此時回頭,必然能認出這輛昨日才見過的馬車,等他們往前走時,馬車已經淹沒在了人群中。

柳襄戴了一會兒面具後覺得有些礙事,就將面具掛在了腰間,開始穿梭在各種小攤前,不過小半個時辰,宋長策的手中就已經提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。

柳襄見他實在拿不下了,荷包也快空了這才惋惜的停了手。

“快到午時了,我們去吃飯。”

柳襄停在一間名為滿堂酒樓前,問宋長策:“這家行嗎?”

宋長策自無不可。

二人在小二的帶引下上了二樓,選了個臨窗的位置。

柳襄點了幾道招牌菜,便懶懶的靠在椅背上舒適的眯起眼,嘆息道:“我這十八年都過的什麼日子啊。”

宋長策長腿一伸也往後靠著,看著窗外的繁榮,道:“自由快活的日子。”

柳襄細細一想,道:“倒也沒錯。”

“但還是現在更快活些。”

宋長策冷哼了聲,毫不留情的拆穿:“因為當歸客棧的書生,還是明王府世子好看的手,亦或是方才從我們身邊打馬而過的英俊少年郎?”

柳襄心虛的別過頭:“我方才就隻短短的看了一眼。”

“姑娘分明眼睛都快粘人家身上了。”

宋長策身子前傾手肘撐在桌上,不滿地盯著柳襄道:“我難道不好看嗎?姑娘為何舍近求遠?”

柳襄聞言認真的打量他片刻,點頭:“好看。”

“但是看膩了。”

宋長策:“……”

“明王府?你竟想投明王府?”

一道略微驚訝的聲音傳來,柳襄和宋長策同時安靜了下來。

“明王乃是當今幼弟,又深得聖上信任,若能投進明王府,就算落榜也能有個好出路,怎聽你這語氣竟是投不得?”

“你說的這些是沒錯,但你可知道明王府世子爺?”那人放低聲音道。

“倒是有過耳聞,聽聞明王府隻這一位世子爺,自小體弱多病,嬌生慣養。”

“那你聽的不全。”

那人左右看了眼,更加小聲道:“這位爺的性子可不好相與,心比針眼,嘴比鸩毒,眦睚必報,性情古怪,之前不是沒人想過這個門路,但都在明王府呆不久,沒人受得住這位的脾氣。”

“竟有這種事。”

另一人頓時就打起了退堂鼓:“那我再斟酌斟酌。”

雖然他們的聲音已放的極小,但以柳襄和宋長策的耳力卻不難聽見。

二人默契的對視了一眼後,同時陷入沉思。

心比針眼,眦睚必報?

他們難道得罪過這位世子爺,所以他才給他們指了條錯路?

  • 字號
  • 背景

好看的小說

  • "我成名的捷徑就靠別人塌房。 總結就是:我不知道啊,我站那她們就突然給了自己一刀。"
    現代言情 15642字
  • "結婚 18 年,四十出頭的老婆再次懷孕, 我心有懷疑,偷偷做了鑑定, 結果發現三個孩子竟然都不是我的!"
    現代言情 10787字
  • 我和對象提分手。 他喘著氣打電話問: 「姐姐,你說分手,是認真的?」 我秒回:「嗯」 「行!誰回頭誰是孫子!」 當晚,有人邊親邊喊:「奶奶,氣消了嗎?」
    短篇虐戀 16477字
  • "我聽見了太子的心聲,他說我長得真 醜。太子也聽見了我的心聲,我罵他長 得像傻逼。"
    古裝言情 10956字
  • "不小心把酒店地址發給了死對頭。 【304,來嗎寶寶~】 他秒回: 【你瘋了?大晚上別惡心我。 【小爺也是你配得上的?】 五分鍾後: 【寶寶等我,馬上到。】"
    現代言情 10161字
  • "女兒生病的時候,妻子在照顧白月光的兒子。 身為醫生的她明明就在女兒身邊,卻沒看出她的異常。 反而將女兒關在門外,讓她不要鬧。 後來,女兒因為高燒引起的急性肺炎而亡。 妻子依舊不肯承認錯誤,還說她會為我再生一個孩子作為補償。 甚至讓我不要遷怒她的白月光。 那一刻,我徹底心寒,選擇放棄攻略。 可我沒想到,我會死在妻子的手術臺上, 讓她親眼見證我的死亡。"
    現代言情 13850字